什么才是正确的设计?由谷歌的Logo引发的设计讨论

你有没有思考过,谷歌的标志——字母“G”是一个完美的圆吗?
让我们回溯到2015年,谷歌告别了它使用已久的衬线Logo,该用了非衬线字体作为Logo,并用字母G作为APP和其他网页应用的标志。尽管大家已经习惯了这个新Logo,但关于字母G的辩论在社区上从未停息。
Reddit的用户A_freakin_t-rex发表了上面的图片,质疑谷歌的字母G的设计存在数学上的漏洞。
尽管A_freakin_t-rex声称并不需要过度追究这个问题,但从评论来看,人们普遍对这个字母的设计表示质疑。
这个字母具体有什么问题呢?从上图很容易就可以看出来。字母G的配色采用了谷歌的主题颜色,但形状似乎总有些别扭。那么,对于一个Logo来说,外形完美是有必要的吗?
仔细观察
正如你在上图看到的,字母G并不是想看上去那样,拥有完美的圆形轮廓。字母的下端从水平切线开始,有略微的压缩。而顶部的红色部分,斜线和颜色划分的斜线也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根据Logo网格线理论,我们知道可以通过辅助线来确定图形的绘制方法,以及如何确定元素的摆放位置,来创造视觉上的和谐感,并让观众更好地理解设计。
这个理论通常被图片鉴赏家给予好评,如果图像偏离了这个理论,图像的质量往往会被质疑。但实际上并不总是这样的,尤其是对字体来说。
视觉和实际尺寸
字体设计的关键之一,就是平衡字体的实际尺寸和光学尺寸,即它的实际大小,和肉眼看上去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比如Helvetica中的字母H,中间的横线是略高于垂直方向的中心位置的,但看上去它却像是在中间。
这是因为视觉赋予了线条不同的重感,同样粗细的水平线看上去比垂直线更重。如果你在Helvetica字体的中心画一条水平线,你会发现它并不在字体设计的中心。因此,许多字母在设计时需要针对视力进行调整,以让人看上去舒服——相同的道理也体现在字距上。
谷歌在自己的《谷歌视觉识别演化》里提到:“谷歌的字母G源自印刷体,但它在视觉重量上被重新平衡,以为可能和它共同出现的元素留下更多空间。”
上图左侧为谷歌的原版Logo,右侧是数学修正后的Logo。
为了说明这个观点,maxt0r按照数学规律创作了一款修正后的字母G。对比可以看出,谷歌Logo在视觉上更加美观,评论也普遍认为原版的谷歌Logo更具字母感。
当然,这已经不是知名Logo第一次引发大讨论了。在2012年,推特推出了最新的“鸟”状Logo,完全由两种不同规格的圆切成。
推特Logo背后的数学秘密。
谷歌的字母G告诉我们,公式化并不适用于任何场合,改变思路也许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