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如何是作用于镜头的?相机知识讲解

如果你常使用数码单反相机,可能有人问过你这个问题:“你的相机是全画幅吗?”
如果你回答“不”,那他们可能会接一句:“那你应该考虑买一台全画幅相机。”
事实上,全画幅传感器并不总是最好的选择,尽管它的价格昂贵且传感器是35mm相机级,我们大多数人持有的相机仍然是更小的截画幅相机(配备截画幅传感器),后者是认为增加对焦距离的产物。

什么是全画幅传感器?
全画幅传感器是35mm胶片的进化产物,此前这种格式是用来支持传统电影框架下的35mm卷轴的。全画幅相机可以使用完整的传感器,保留除了镜头画幅外所有的光产生的图像。
S35相机传感器(用于Canon C300电影摄影相机)是轻微截画幅的传感器,能比截画幅的数码单反(DSLR)传感器(通常为APS-C)呈现更大画幅。而类似Canon 5D Mark III则是实打实的全画幅相机。
全画幅意味着什么?
简单来说,全画幅传感器是专业术语的讨论标准。如果你听到有人在讨论50mm焦距,他们的意思是在全画幅传感器上看到的50mm焦距。而APS-C传感器由于是截画幅,因此并不能得到同样大小的画面,因为它只能利用传感器可以接受的那部分画幅。APS-C传感器的截取比例约为1.6:1,意味着从效果上来说,50mm的镜头能得到80mm的画幅。
使用全画幅传感器可以让更多光线进入相机,因此能呈现更高质量的画面。并且大多全画幅相机提供了更好更大的取景器,并且支持更好的景深效果(如背景模糊)。
尽管我们只提到了APS-C和全画幅两种传感器尺寸,但实际上传感器梯度不止这两个,APS-C传感器也在个品牌之间有所不同。下图是来自Wikipedia的列表:

截画幅意味着什么?
既然全画幅有这么多优势,是不是代表截画幅就不好呢?并非如此。是不是代表截画幅的拍摄质量不如全画幅呢?也并非如此。它们只是更小的传感器,制造成本更低,但仍可以有效地帮助生成可用的图片。截画幅传感器更小,因此不能利用镜头提供的整个视野,这是它的缺陷所在。
不论性能,你可以用相对来说非常合适的价格购入一款截画幅相机,相对全画幅的Nikon D810或Canon 5D Mark III要便宜太多了。即便是最高端的截画幅相机,价格也相对可以接受。
截画幅传感器在弱光调价下并不如全画幅相机表现好(在有代差的情况下未必),在景深上效果也相对较差。因为较小的传感器接收光线是有限的,因此弱光下更容易产生噪点。然而,如果关照条件良好,截画幅相机完全可以排除和全画幅不相上下的图片质量。
在APS-C传感器(典型机型有Canon 7D Mark II,70D和T5i)使用50mm镜头时,实际表现为80mm的效果。另外,有些镜头是为APS-C传感器专门定制的,在全画幅相机上则不能正常工作,它们会自动截取掉镜头的一部分取景(但一些新机型可以自动根据相机来调整镜头工作模式,比如Nikon带DX的镜头)。
下面的视频对比了截画幅相机和全画幅相机,它们的区别是很明显的,但它们的成像质量即便在DOF对比下也是非常接近的。因此,从结论上来说,使用截画幅相机你只需要再稍微站远一些就可以了。
电影用传感器和MFT传感器如何?

如果你从事视频类工作,你可能会知道有一种S35传感器,它也是基于35mm电影的,但做了截画幅处理以使得比例符合现在的电影(如今常见的有16:9、2:35:1或1:85)。也就是说,如果一台电影相机拥有S35传感器,实际的效果和APS-C传感器更接近,因此如果要用电影相机,遵循APS-C相机的使用原则就可以了。反过来,如今数码单反也经常用来拍视频甚至电影。
MFT(微型4/3,Micro Four-Third)传感器则完全不同,它通常由无反相机装配,数码单反几乎没有用它的。这种传感器非常小,可以有效地增加镜头焦距(基本是增倍),也就是说50mm镜头将变成100mm镜头。这类相机包括奥林普斯Olympus PEN和松下Panasonic GH系列。
在谈及MFT传感器时,我们不得不提到光圈大小的问题。对于较大的传感器,大光圈带来的模糊要强烈的多。比如,使用f/2.8的光圈在全画幅传感器和MFT传感器上得到的照片是不同的。尽管这个问题不是非常严重,但实际拍摄时值得注意,下面的视频就向我们演示了这一点。
更大的传感器有吗?
我们把35mm的标准叫做全画幅,但在电影拍摄上,有更大的传感器——65mm,甚至更大的也有。因为它超过了35mm,因此我们不能用标准的“截取画幅”这样的说法。如果你有机会将35mm标准的镜头放在65mm的传感器上,它从结果上会类似APS-C的截画幅效果。
因此,35mm终究只是一个标准,并不是最大的传感器尺寸。
关于图像质量
最后要说明的是,图像质量并不会因为传感器大小受到影响。传感器尺寸越大,结果是看到的范围就越广,就这么简单。理论上,如果你拿着APS-C相机,只需要后退几步就能得到和全画幅几乎相同的效果。
下面的两张图片是全画幅和截画幅的同机位对比,其实二者并没有质量层面的差异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