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君手记:字幕组是如何做字幕的,个人字幕可以怎么做
近期个人进行了视频听译和字幕制作的工作,主要是对日本游戏实况组合M.S.S Project的四人游戏视频以及日常视频进行听译,并制作字幕上传。以此工作为经验依据,记叙一下字幕君的工作流程,以及译制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字幕君需要做什么
除了个人字幕君之外,制作字幕一般是以字幕组为单位进行工作的。而根据字幕组常见的职位划分,可以将字幕工作分为下面几个部分:
- 组长:负责设定任务,协调人员,分配工作。需要协调工作以及发现好作品的能力。
- 片源:负责获得源视频,部分视频还可获取源语言字幕。需要拥有资源,部分片源君甚至是常驻海外通过录制等方式完成片源获取的。片源君一般会压个小码率版本用于内部工作用。
- CC:如果翻译的是美剧之类的,视频是自带英语字幕的,而把它们抄录下来的工作就由CC来做。但其实热心网友抄字幕的不少,字幕组往往不需要自己做CC。
- 翻译:负责制作视频译文,视有没有源语言字幕,有听译和翻译两种。对语言水平的要求中上。翻译一般要额外负责生僻词、NETA、本地化词汇等的备注,这些可能自己查询解决,也可能会找顾问帮忙。
- 时间轴:负责给译文的句子添加时间标记,称为“打轴”。除了剧集这种拍摄时十分注意收音间隔的视频外,机器打轴效果很差,一般需要看音源曲线并结合手工听打。
- 校对:负责校对文本内容正误,是把控字幕质量的核心角色之一。对语言水平要求较高,并且要心细,一个视频可能要经过多轮校对。部分校对甚至要负责审稿、润色和时间轴,比如留意同一个名词不同的翻译给出的翻译结果是不是一致这种问题,再比如时间轴是否卡准,部分字幕组会把部分工作拿出来新设岗位,叫做审核或审片。
- 特效:对字幕增加特效,比如滚动、抖动、颜色等。综艺节目等的特效比较复杂,对特效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
- 压制:压制君一般是在需要1080P甚至蓝光高清的情况下才出马的,要有一台好电脑和一根大水管,负责将视频压制上传。
- 发布:某些情况下可能要有专人上传,因为要考虑到多渠道抢首发。
以上的职位并非适用于每个字幕组,很多人往往是身兼数职的,另外不是所有视频都需要特效和特殊压制的。而对个人字幕君来说,几乎所有的工作都需要自己完成。
字幕组的工作模式

字幕组的特点是多人协作,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承担比如“抢热点发布”这样的任务。一集最新的热门外语剧一旦出现,高效的字幕组可以3到5个小时即完成发布。字幕组固然有需要多个人相互传递文件,每个人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等缺点,但却可以通过适当的协作方式减少一些个人不可能压缩时间的环节。比如:
- 可以快速获取片源,不需等待别人发布“生肉”后再动手
- 可拆分成多个3到5分钟的片段,分发给多个翻译君同步进行。
- 时间轴可分为多份,分发给多个时间轴君同步进行。但这么做的不多。时间轴未必要在翻译之前,但如果是比较混乱的多人对话,一般不会考虑先打轴。
- 关键岗位的人拥有大水管和强大的电脑,保障压制传输速度。
- 时间轴可分为电脑打轴、粗打轴、精打轴,分别发布多个版本,做到抢先。
- 校对可分为粗校对、精校对,分别发布多个版本,做到抢先。校对未必要在时间轴之前,先校对并完善注释,再打轴的实际总工作量会更小。
- 特效可分为无特效、有特效,分别发布多个版本,做到抢先。
- 压制可分为普清、高清(这里指相对概念),做到快传抢先。
- 另外,大字幕组有FTP,传文件要顺畅得多,还能自己做BT分流。
多人合作、多版本发布,就需要很强大的协调能力,对组长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对语言水平却未必有很高的要求,比如时间轴这类岗位,做到能听个大概就可以上任,甚至三句里面能大致懂一句就可以。因此想加入字幕组贡献力量的小伙伴,不妨直接试试,不要太担心自己外语不好哦。
个人字幕的工作模式

个人字幕一般不会先出文字再打轴,因为没有这个必要。留给个人字幕的视频往往不是非常大众(不然字幕组就会抢了),因此不存在源语言字幕,大都需要听译,往往是听一句翻译一句的,而打轴的工作就可以顺便完成。这样,个人字幕君在过完一次翻译流程的时候,往往已经产出了一个完整的字幕文件。剩下的就是自己看一遍以查错了,因为自己翻译的东西自己看很难纠错,所以我称之为“随缘校对”。也正因为如此,个人字幕君产出的视频,其质量全看字幕君的语言水平和认真程度,制作周期也可能非常长。
字幕需要多长时间制作
每个视频的对话密度和对话内容对词汇量的要求都是不同的,因此很难评估具体需要的时间。部分视频在画面中包含大量的外语文字,或者对话者有多个而且发言没有秩序(非台本的多人视频几乎都是这样),或者需要大量备注(科学类内容,或喜欢玩梗等),则会大大增加实际翻译的工作量。
通常来说,5分钟的一段对话,需要的翻译时间为30分钟到2个小时不等。而实践来说,目前个人制作的大约10个视频,20分钟的内容大约需要字幕600行,在集中投入精力的情况下,制作时间在6到10个小时左右,这包括了打轴和简单特效的时间。而如果做的松散一点,或者再将字眼扣细,这个时间是会成倍增加的。在用爱发电的情况下,一周能发出1到2个20分钟左右的视频已经是比较敬业的个人字幕君了。
字幕制作的部分痛点和解决方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字幕制作,发现在实际制作中是有痛点的。而这些痛点和实际使用的语言未必有关,有些问题是相通的。而针对这些痛点,个人也找到了一些解决方法……
- 听不清。这个问题有时候是很严重的,多人说话重叠、背景音、奇怪的口音等,都会导致听不清,尽管这句话的意思翻译本来是能明白的。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依靠画面来猜,或者看该时段的评论(比如Niconico的弹幕)看看是否有观众听清并提到了相应的内容。
- 听不懂。不懂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纯的语言水平不够,另一种就是出现了特殊的或者对字幕君来说很少见的词汇、用语、俗语、名词等。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可以借助类似谷歌翻译的程序,让程序来听一听,或者根据发音将对应的原文打出来进行检索。而特别如果是后一种情况,不仅需要检索,而且需要在视频里加注释,因为需要观看字幕的大部分观众也不会懂,仅仅是翻译出来可能是没有意义的。
- 来源不明。有时候会出现听懂了,但感觉需要备注的情况。举例来说,画面中人唱了一首歌,或者说了一个文法来看明显是出自某个文学作品的句子,你也许能听懂内容,但是它的来源带来的意义可能是更重要的,如果只是翻译出内容,可能会让观众感觉某句话是凭空出现的,如果这样还不如转而用一句符合语境的话替换掉它。
- 语气词。有些时候,部分语气词会单独出现,比如“啊”“哇”“哎”之类的,这个不同的字幕君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比如有些字幕君会在字母里加入颜文字,这种情况下语气词和颜文字组合使用就比较和谐舒服。而如果没有颜文字等,单独翻译语气词就容易比较生硬,还会增加观众读不必要字幕的负担,因此个人倾向的处理方法就是:如果单独出现就不翻译。
介绍大体就是这么多,在下一篇中,笔者我将为您介绍自己制作字幕的流程和推荐的软件,让你可以看完后独立进行字幕制作工作。
个人翻译内容:
https://www.bilibili.com/medialist/detail/ml458043394?typ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