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编,你真懂第三方微信编辑器是什么吗?

做微信公众号的都知道,微信编辑器是个好东西,是自媒体小编的好帮手。不论你想要个框框,还是需要个特效,只要点一下就能神奇地调用出来,编辑好后网微信里一贴——大功告成!

不得不说,微信编辑器可谓利器,就连笔者本人也爱不释手,常用的就有好几款。然而,微信编辑器基于什么原理,有什么弊端,能适应互联网的未来吗?

01.微信编辑器的原理

要说微信编辑器的原理,我们就得先讲到微信。微信本身就是基于Web浏览器开发的,许多页面的代码最终通过HTML实现。而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页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输出为完全符合HTML标准的页面。

这么说不太直观,我们打开一个微信编辑器,随便插入一个元素(既然是这个时间,就来个世界杯相关的吧),然后切换到HTML模式。

weixin editor - essay, operation, design - 亲爱的小编,你真懂第三方微信编辑器是什么吗?

可以看到所有内容都变成了代码,由于我选择的元素不包含图片,所以这些代码实际包含了所有的视觉内容。你也许看不太懂,但这没有关系,你只需要记住在其中的“style=”标签元素的后面,紧跟着的代码可能代表着文字颜色(color)、背景颜色(background)、背景超出文字的距离(padding)、圆角大小(border-radios)等,这些一般被称为样式。

在微信编辑器的内容被黏贴到微信公众号的编辑器时,公众号的编辑器虽然会筛选掉它不支持的那部分标签(比如<a>、<iframe>),但对样式标签基本不会有影响。

因此,可以说编辑排版微信文章,就是在以可视化的方式写代码,而微信编辑器可以通过漂亮的代码模板为你代劳。

02.微信编辑器的弊端

A.大量的冗余代码

weixin editor - essay, operation, design - 亲爱的小编,你真懂第三方微信编辑器是什么吗?

我们还是祭出这张图。可以看到,寥寥几个文本,进行这样的美化居然需要这么多行代码。由于微信编辑器都是用“style=”来定义样式的,因此样式代码完全无法复用,简单来说就是每一个新的内容快,都要用到至少一个新style,不管前面是否有完全一样的。

在一般的网页里,样式一般是通过叫做CSS的独立文件实现的。CSS文件中,会规定一种样式,并给它一个名字,我们叫做类(class)。而在HTML里,我们只需要告诉浏览器哪一部分属于哪个类,浏览器就会从CSS里找出相应的样式应用过来。不管是一百个相同样式的元素,还是一千万个,都只需要写一次样式。在微信里我们无法做到这一点。

另外,为了声明自己的版权,微信编辑器会加入大量的“class=”元素,而由于微信内并不允许我们加入CSS文件,因此这些“class=”没有任何作用。唯一的作用就是在里面写上编辑器的名字……

B.使得HTML结构混乱

几乎所有的微信编辑器都使用<section>标签来封装,就像网页一般用<div>一样。然而由于要使得每个内容形成独立的“一块”以方便在微信编辑器内进行编辑,微信编辑器会采用大量的<section>标签,一层一层地把元素的位置整理好。

我们还是举例来说,我们先来看微信的一篇文章。由于是黏贴自我自己的博客,因此自动引入了博客的CSS并转化为style标签,文章呈现后的代码是这样的:

weixin gongzhonghaowenzhang - essay, operation, design - 亲爱的小编,你真懂第三方微信编辑器是什么吗?

而同一篇文章,博客内的代码是这样的:

souhu gongzhonghaowenzhang - essay, operation, design - 亲爱的小编,你真懂第三方微信编辑器是什么吗?

博客已经提前在CSS里规定了article类里所有<p>标签的样式,因此正文里甚至不需要写一个class,文章代码结构清晰明了。而微信公众号……可以说是惨不忍睹了,尽管看起来效果还不错(本篇几乎是纯文字,并没有花哨的排版)。

03.使用微信编辑器可能带来的问题

可以看出,微信编辑器的主要劣势,就在于代码量太大,有时甚至会大于文字量。而这一点其实对今后的发展是不利的。

如果有心,你会发现搜索引擎和自媒体正在相互融合。百度推出了新的自媒体平台熊掌号,而微信公众号一方面和搜狗合作开放搜索,一方面内容检索能力也越来越强大。因此,作为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我们要考虑到未来的搜索趋势。

微信公众号是全国原创输出量最高的自媒体平台之一,拥有大量的优质内容,而又相对封闭。而开放这些资源,最核心的方式就是建立搜索入口,让内容成为引导落地的主体(而不是过去的账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文章越符合搜索引擎的喜好,理论上就能从搜索获取越多的流量。

其他的暂且不提,搜索引擎喜欢的内容有这两个特点:原创、结构化。原创是没问题的情况下,结构化如何体现呢?解决方案之一就是结构化数据,比如schema.org推行的标准。结构化数据很好理解:搜索引擎有一系列表格,比如有一张叫做“文章”,上面有“标题”、“作者”、“发布日期”、“内容”这几个条目,而你的网站要做的就是告诉搜索引擎,你适用于“文章”这个表格,并把内容填在相应的地方提交。杂乱的标签会对结构化造成一定干扰。

另外,冗长的代码也导致了网页加载的迟缓,尽管腾讯的服务器足够强大,让人很难感觉到这一点。

微信打赏支付宝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来源:卡米雷特的小站www.kamilet.cn)转载请注明出处。

卡米雷特

视觉控&技术控,不断学习中!

您可能还喜欢...

2 条回复

  1. 😊说道:

    百度编辑器会不会好些?我最近在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